白公曾咏牡丹芳,一种鲜妍独异常。
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
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
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

白公曾咏牡丹芳,一种鲜妍独异常。

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

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

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白公曾咏牡丹芳 - 这里的“白公”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上的诗人或者官员。他曾经赞美过牡丹的美丽和芬芳。“咏”指的是诗歌、诗词的创作。”牡丹芳”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牡丹花。

  2. 一种鲜妍独异常 - “鲜妍”形容牡丹花朵的颜色鲜明、美丽,“独异常”则强调了牡丹的独特之处,可能是它的稀有或独特性。

  3. 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 - 这里用两个比喻来形容牡丹的美丽。一方面,“眼底见伊真国色”通过视觉上的美来表达牡丹的鲜艳和迷人;另一方面,“鼻头闻者是天香”则通过嗅觉上的感受来描绘牡丹的香气扑鼻,仿佛能闻到天边的花香。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牡丹的形象,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美。

  4. 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 - 这是对牡丹在不同时间段(早晨和傍晚)的生动描绘,以及它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清晨露水未干的花瓣低垂着,似乎在默默流泪;傍晚时分,残阳如血,牡丹的影子显得格外忧伤,仿佛在暗自哭泣。这些描述增强了牡丹形象的情感深度,使其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植物,而是带有某种诗意和情感的象征。

  5. 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深情的关切。尽管年纪已高,疾病缠身,但老翁仍然忍不住想要询问年轻的诗人有关牡丹的信息。这种情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年轻才俊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青春活力和创造力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牡丹作为自然界中一朵极具代表性的花朵所蕴含的美和价值。同时,它也传达了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