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独行梁宋道。
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
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
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

【注释】

①梁宋道:即从河南开封到湖北襄邑的陆上道路。

②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形容水流湍急,树木摇落。

③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路途遥远,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远处山野,知道已经深秋了。

④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既然已经离家很远了,也顾不得回家了。

⑤要:通“有”。

⑥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人在赴襄州刺史任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险、时光易逝的感伤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译文】

九月三十日,独自行走在梁州、宋州的道上。

河水湍急,好像要飞起来,树叶飘落,好像被扫荡似的。

路途遥远,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远处山野,知道已经深秋了。

即使再远也要回故乡,现在还是先回故乡吧。

【赏析】

《北使还襄邑道中作》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此诗写诗人出使途中所见景色和所生感慨。首联点明了时间——九月三十日,地点是梁州和宋州间的陆上道路,然后描绘了当时的季节特征,秋天到了。中间三联则描写了旅途中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河流激似飞,林叶翻如扫”,诗人以拟人手法写出河水奔流的态势,形象地表现了水流湍急的特点;“程遥苦昼短,野迥知寒早”一句,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时间的紧迫,又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还家亦不闲,要且还家了”,诗人说既然已经离家很远了,也顾不得回家了。

这首诗语言质朴平实,但意境却十分深远。诗中虽然只是写了一个“行”字,但却包含了旅途的艰辛、时间流逝的迅速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