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霰悲风作斧斤,千秋松竹损精神。
似闻犬吠白云外,犹有秦时避世人。
注释:
峰顶:山巅。苦霰悲风作斧斤,千秋松竹损精神。
苦霰:指雪花落在树枝上。悲伤的风声就像用斧子砍柴一样,使得千年的松树和竹子失去了生机。
似闻犬吠白云外,犹有秦时避世人。
像是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那是秦朝时人们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山林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它描述了山峰之巅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在诗的第一句中,“苦霰悲风作斧斤”,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雪花落在树枝上,就像悲风中的斧子,使松树和竹子失去了生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句“千秋松竹损精神”,诗人通过对松树和竹子的描述,表达了对它们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千年的老松和竹子仍然保持着它们的精神,不受风雨侵蚀。这一句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永恒和不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似闻犬吠白云外”,诗人以狗叫声为引子,引出了秦朝时人们为躲避战乱而隐居山林的故事。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超越性和永恒性。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一句“犹有秦时避世人”,诗人再次回到自然主题,指出即使是在秦朝时期,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山林,但自然之美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也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