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藤萝喜可攀,更无平地只青山。
路回亦有虚明处,江北江南指掌间。
【注释】
山间三首:唐代诗人李白曾隐居在今安徽省当涂县的姑孰山,他写了一首《山中答元丹丘》。这首诗是李白对当时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绝壁:指峭壁。藤萝喜可攀:意即“崖上藤生喜可攀”。
更无平地只青山:意即“更无平坦处,只有青山。”
路回亦有虚明处:意即“山路曲折,但每有明亮之处。”
江北江南指掌间:意即“江东与西江之间,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以咏奇峰、怪石、峻岭为题材,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抒发了壮阔胸怀和高远志趣。
首句“绝壁藤萝喜可攀”,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奇峰峻岭的险峻,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自己已经置身于这峭壁之上。“喜”字则表明了诗人面对这种险境时的心情。“更无平地只青山”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山势险要,让人不敢轻易涉足。
第二句“路回亦有虚明处”则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使人联想到一条通向山顶之路。这里的“虚明处”并非真实存在的地方,而是用来比喻那些通往高峰的小径或隐蔽之地。
最后一句“江北江南指掌间”,则将整个江山比作掌中之物。这里的“江北江南”泛指长江之北和南方地区,象征着辽阔的疆域。而“指掌”则意味着这些地方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峰、怪石、峻岭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壮阔胸怀和高远志趣的追求。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和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