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上钓矶,漠漠拥闲扉。
石面风梳发,垣根雨濯衣。
不将凡卉杂,还与俗尘违。
谢砌曾成咏,深严近紫微。
【注释】
绵绵上钓矶:连绵的山峰,像钓台。
漠漠拥闲扉:空旷的山门。
石面风梳发:岩石的表面像是梳头梳理发髻一般整齐光滑。
垣根雨濯衣:围墙下长满了青苔,像洗过一样。
不将凡卉杂,还与俗尘违:不和那些普通花草混杂在一起,保持着高雅不俗。
谢砌曾成咏,深严近紫微:谢公曾经登上这座高高的台阶吟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座高山的观察感受,通过描写山景,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洁身自好的思想境界。
开头两句“绵绵上钓矶,漠漠拥闲扉”,写山势高峻,峰回路转,山腰以上似有似无,给人一种幽深之感。这两句用词准确,把高山写得既具体又朦胧。
三、四句紧承上文进一步写山顶景色:“石面风梳发,垣根雨濯衣。”“梳发”和“濯衣”都是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活泼地写出了山石表面的光滑,并表现了风吹雨打,山石表面仍然如此。
五六句“不将凡卉杂,还与俗尘违”,“不将”、“还与”是否定语气,说明作者所欣赏的是大自然的真面目,不是人工雕琢的东西。“凡卉”即普通草木,这里用以指代世俗之物;“俗尘”指世俗尘埃。“违”,同“飞”。
七八句“谢砌曾成咏,深严近紫微”。“谢砌”指谢灵运的登山赋诗。谢灵运登临东山时曾赋《登江中孤屿》诗一首,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凉心情。“深严”指山高而险峻。“紫微”指紫禁城。
这首诗以山景为题材,借写山景来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洁身自好的思想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