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此何时,南园蝶又飞。
杏梁栖紫燕,麦垄覆惊翚。
榆荚深堆砌,杨花乱扑衣。
洛吟经永日,还似舞雩归。
【注释】
借问此何时:此指春天。
南园:指城南的园林,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园林。
蝶又飞:蝴蝶飞舞。
紫燕:燕子。
麦垄:泛指田间地头。
榆荚:榆树的果实,榆钱。
深堆砌:用土堆成小山。
杨花:柳絮。
洛吟经永日:长时间地吟咏《诗经》,指在洛水边作诗。
还似舞雩归:像在雩祭时那样悠然自得地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在春日游园,偶见南园的蝴蝶在花间飞舞,又看到紫燕在杏梁上筑巢,于是兴之所至,便即景吟咏起来。他先写“南园”,再写紫燕,后写蝴蝶和“麦垄”、“榆荚”,最后写杨花,层次井然,有条有理,而以“蝶又飞”收尾,更觉余味无穷。
这首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开头二句,就写了南园里春天景物的变化。“借问此何时”,诗人问:“这春天什么时候来到?”“南园”就是南边的花园,也就是自己的园林,诗人在这里“闲情逸致”地观赏着南园里的春天景物,可是时间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冬天了,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三、四两句写紫燕在南园的梁上筑巢,蝴蝶又在花间飞舞。紫燕筑巢,蝴蝶飞舞,都是春暖花开时特有的景象,也是人们喜欢见到的自然景象。但是,诗人却在这美好的自然景象中看到了“南园”的另一面,那就是凋零。
五、六两句写麦田里,紫燕在麦秆上筑窝,惊飞了在麦杆上采食的黄雀;榆树的叶子长满了地面,上面还堆满了土堆,上面还长满了榆钱。“麦垄覆”和“紫燕栖”相对照,突出了“麦垄”的荒芜;“榆荚深”和“紫燕飞”相对照,突出了榆荚的繁茂。
七、八两句写杨柳树上的黄莺儿在乱扑人的衣服,使人感到春风骀荡,春意盎然。
九、十两句写诗人在洛水边吟咏《诗经》的情景,意思是说,我就像孔子当年在洛水上边讲学、垂钓一样悠然自得。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联描绘景物,后两联抒发感慨,语言清新流畅,富有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