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薄频牵望,阳林久驻镳。
香囊徒叩叩,云月自苕苕。
翠佩传情密,曾波托意遥。
翩鸿渐高逝,翻恨隔神霄。

蘅皋

蘅薄频牵望,阳林久驻镳。

香囊徒叩叩,云月自苕苕。

翠佩传情密,曾波托意遥。

翩鸿渐高逝,翻恨隔神霄。

注释:

  1. 蘅薄(即蘅皋)频繁地牵惹着我的思念,我长久地驻足在阳光明媚的地方。
  2. 香囊徒叩叩,云月自苕苕:香囊轻轻摆动的声音和飘渺的云月交相辉映。
  3. 翠佩传情密,曾波托意遥:女子用翠绿的玉佩传递着深深的情感,而她的心思却如同波澜般遥远。
  4. 翩鸿渐高逝,翻恨隔神霄:美丽的大雁渐渐飞向高空,让我不禁感叹我们之间已经隔着神仙般的高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动作和内心活动,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惆怅。首句“蘅薄频牵望”,以“蘅薄”代指相思之人,表达了自己频繁地牵挂着她的情怀。接着,“阳林久驻镳”,则展现了自己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这可能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香囊徒叩叩,云月自苕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香囊轻摆,云月皎洁。然而这美好的景象与自己的心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感到更加凄凉。这里的“苕苕”,可能是指云月的形态,又或者是诗人心中的愁绪。

诗中的“翠佩传情密,曾波托意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使用翠绿的玉佩来传递自己的情感,但这份情感却是如此的深沉和遥远,仿佛无法触及。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最后两句“翩鸿渐高逝,翻恨隔神霄”则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翩翩起舞的大雁,虽然美丽但终究会逐渐飞向高空。这种变化让诗人不禁感叹,我们之间的感情已经变得如此遥远,仿佛跨越了神仙般的高度。这里的“翻恨”一词,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感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