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称觞日,天光肇祚辰。
新阳方改故,暖律已升春。
桃梗分朱户,椒花献紫宸。
子舆方养浩,何必造盘辛。
这首诗是元日即景之作。
万寿称觞日,天光肇祚辰。
新阳方改故,暖律已升春。
桃梗分朱户,椒花献紫宸。
子舆方养浩,何必造盘辛。
万寿称觞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称为“万寿称觞”,寓意着吉祥和长寿。
天光肇祚辰:指新的一年开始,象征着光明和新生,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新阳方改故:新年的到来意味着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开始即将到来。这里的“新阳”指的是新年的阳光,而“故”则是指旧的一年。
暖律已升春:随着暖阳升起,春天的气息也开始弥漫,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桃梗分朱户:桃花盛开时,树枝上的花朵如同红艳的门户一样引人注目。这里的“桃梗”指的是桃树的枝条,而“朱户”则是指红色的门户。
椒花献紫宸:花椒花开时,其鲜艳的花朵如同朝见皇帝时所献上的紫色宫扇一般,代表着尊贵与荣耀。这里的“椒花”指的是花椒花,而“紫宸”则是古代皇宫中的门禁之地,也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子舆方养浩:在古代,“子舆”是指孔子的学生颜回,他以德行高尚、才华横溢著称。这里的“子舆”借指有才德之人。
何必造盘辛:盘庚迁都的故事中,盘庚为了改变商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局面,决定迁都到殷地(今河南安阳)。这里的“盘辛”指的是商朝的一位贤君。然而在这里,作者却用反问的语气说“何必造盘辛”,似乎对这种迁都之举表示了质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