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注释】

  1. 试此望摇落:这里“摇落”是凋零的意思,意味着作者在登城楼时感到秋天的气息。
  2. 秋襟成惘然:这里的“秋襟”指的是秋天的情怀,而“惘然”形容作者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3. 客怀伤薄莫:指客居他乡的人心怀悲伤。“薄莫”是指天气变冷的时候。
  4. 节物感穷边:指对节日和节气的变化有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5. 断烧侵高垒:这里的“断烧”指的是被风吹断后的残火,“高垒”指的是高大的城墙或堡垒。
  6. 微阳入晚川:夕阳的光芒映照在河流上。
  7. 年来旧山意:意思是每年这个时候,作者都会有回到家乡的念头。
  8. 常与雁翩翩:常常伴随着大雁在空中飞翔。

【译文】
登上邠州城楼,我试图通过远眺来感受秋天的气息。我的秋日情怀变得忧郁,仿佛一切都在摇摇欲坠中。客居他乡的我深感忧伤,因为时节更替,万物都显得凄凉。风中断续的余烬染红了高高的城墙,夕阳的余晖洒满了蜿蜒的河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怀念故土,常常想象着与大雁一同翱翔在天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首句“试此望摇落”,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诗人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目送着飘零的叶子,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接着,诗人以“秋襟成惘然”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由外及内的描写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第二句“客怀伤薄莫”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情——孤独与寂寞。他身在他乡,却无法忘记故土,这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哀愁。第三句“节物感穷边”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时间变迁的敏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接下来的诗句“断烧侵高垒”和“微阳入晚川”都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具体描述。其中“断烧”和“微阳”都暗合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萧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的深刻感知,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珍惜。

最后两句“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也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他每年都有回归故乡的想法,但每次都只能在梦中实现。这种无奈和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诗人通过对大雁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王维诗歌中的清新、简洁和含蓄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