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
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
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
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对国家和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创作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节物感羁旅:随着节日的到来,我更加感到自己身陷异地、客居他乡。
  2. 连空生塞阴:天空连着空旷的天际,似乎被一片塞北的阴云笼罩。
  3. 乱鸿寒渚远:一群孤雁在寒冷的水边飞翔,远离故乡。
  4. 群雀晚丛深:成群的麻雀在傍晚的树林中栖息,显得十分安静。
  5. 霜重泾滩出:当气温下降到霜降时,泾河上的沙滩上开始结霜。
  6. 烟高陇树沉:烟雾弥漫,使得远处的陇山树木若隐若现,仿佛要沉入烟雾之中。
  7. 岁华徒自老:时光流逝,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和无情,只留下无尽的哀愁。
  8. 幽愤满登临:心中充满了深沉的愤怒和忧伤,这些情感无法抑制,只能通过登高来发泄。

译文:

随着节日的到来,我更加感到自己身陷异地、客居他乡。天空连着空旷的天际,似乎被一片塞北的阴云笼罩。一群孤雁在寒冷的水边飞翔,远离故乡。成群的麻雀在傍晚的树林中栖息,显得十分安静。当气温下降到霜降时,泾河上的沙滩上开始结霜。烟雾弥漫,使得远处的陇山树木若隐若现,仿佛要沉入烟雾之中。时光流逝,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和无情,只留下无尽的哀愁。心中充满了深沉的愤怒和忧伤,这些情感无法抑制,只能通过登高来发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身世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乱鸿寒渚远”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客居他乡时的心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霜重泾滩出”与“烟高陇树沉”,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和岁月的无情。最后,诗人以“幽愤满登临”收尾,表达了心中深深的不满和愤怒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