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扶桑日,阔会沧海潮。
倾都看黄屋,此意竟萧条。
诗句如下:
崔嵬扶桑日,阔会沧海潮。倾都看黄屋,此意竟萧条。
译文:
在东方的天际,太阳高高地矗立着,它的力量如同大海一般浩瀚无边。整个国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那辉煌的皇城中,黄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仿佛整个国家都在注视着这一片土地。然而,尽管这样的景象如此壮观,但诗人的心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和失落,仿佛这片繁荣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悲伤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宏大且充满情感的画面。首先,“崔嵬扶桑日”用来形容太阳的高耸和壮丽,而“阔会沧海潮”则描绘了海洋的浩瀚和力量。这两种景象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也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随后“倾都看黄屋”一句,则突然转折到了一个深沉的主题——国家的衰落和人民的无奈。这里的“黄屋”,通常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地位,但在诗人眼中,它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暗淡无光。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感受,也揭示了他心中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非常沉重,充满了忧郁和失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写,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福安府第二十九》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高度艺术成就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映和批判。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