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第一句“双岩夹方流”描绘了两山之间的溪流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山与水相依相伴的美好画面。第二句“知有至妙蕴”,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感悟,认为自然界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美好。
第三、四句“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具体描述了山石与草木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象。这里的“清晖”指山石上闪烁的光芒,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余润”则形容山石、草木等自然元素相互滋养、互相映衬的景象。
第五、六句“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进一步展开了对泉水的描绘。这里的“宝气”比喻泉水清澈透明,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而“樵牧骇潜蜃”则描绘了樵夫牧人被泉水中的幻影吓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泉水的神秘与美丽。
第七、八句“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以仙翁的形象来象征诗人自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追求理想生活过程中的孤独与坚韧。
第九、十句“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则从骨感的角度出发,描绘了山水之美给人带来的震撼与感动。这里的“神泽温而栗”意味着山水之美如同神灵般温暖而令人敬畏;而“骨峭老益劲”则表达了随着岁月流转、年岁增长,人们对山水之美的感受愈发深刻,仿佛能感受到山水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两句“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和“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则分别以苔矶和麋鹿之肉饭为喻,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这里的“苔矶”指的是岩石上长满青苔的地方,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的感觉;而“糜琼饭潺湲”则通过糜鹿之肉煮成的饭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自然的独特魅力,通过对山水、动物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如对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探讨等。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