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酸寒冰齿牙,谁知烟雨送诗家。
删前不是无题品,未有文章说到花。
梅花
【注解】
风味:指梅的香气。酸寒:比喻梅味之苦涩。冰齿:指咬梅,形容其味之冷。烟雨:这里指梅花开放的景象。诗家:诗人。删前:指未删去的诗篇。无题品:意即没有题目的诗篇。未有文章说到花:意即没有写梅花的诗篇。
【译文】
梅香四溢酸且冷,咬梅时齿间生寒意,谁料烟雨中梅花更送诗人情意?
未删去的诗篇并非无题之作,但未见有诗写到此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首句“风味酸寒冰齿牙”,写梅的滋味。次句“谁知烟雨送诗家”,是说作者在梅花盛开之时,因看到梅花而触发了作诗的欲望。三、四两句,则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作者自己创作梅花诗的热情赞颂。
“风味”一词,用得十分准确。梅树的枝干扭曲多姿,形态优美,给人以美的感觉。然而,梅花的香味,却十分刺鼻。这使人联想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所说的:“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原注:黄师塔临江水)可见,梅香之“酸寒”和人的感受一样。“冰齿牙”三字,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感受的深度。“酸寒”二字,不仅写出了梅香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的体感。
“谁知烟雨送诗家”,是写作者看到梅花后产生的写作欲望。“诗家”,即诗人。“烟雨”,是江南特有的景象,它为梅花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在这里,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烟雨写成了一个能送诗家的朋友。这样,就把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联系起来。
“未删之诗非无题”,是说这首咏梅诗不是无题之作。“未有文章说到花”,是说以前还没有人写过咏梅诗。这两句既点明了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又突出了词人在咏梅方面的成就。
全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咏叹,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的创作激情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