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雪,空里浮花生眼缬。二日雪,竹松委地枯楠折。
三日雪,兽骇禽奔蹄迹灭。四日雪,翁妪啼饥泪成血。
天生万物忍弃捐,似为多情幻奇绝。由来恩怨不相关,无情有情总磨折。
君不见尧时洪流浸十日,赤子喁喁化鱼鳖。汤时亢旱烘七年,山河大地红炉热。
当时贤圣救不得,坐待时来自休歇。盖天垂地忧长人,浪教寒士头先白。
玉皇高居耳目远,鬼神虎豹争罗列。顼冥滕屏罪当诛,劈笺试与东风说。
大雪
大雪,一日雪,空里浮生花。
译文:大雪,一天的雪,在空中飘浮,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绚烂。
注释:雪,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赏析:首句以“雪”字开篇,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洁白无瑕、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用“浮生花”比喻雪花,既展现了雪花的美丽,又寓意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
二日雪,竹松委地枯楠折。
译文:大雪,二日的雪,竹木松柏被压弯,楠木也折断。
注释:雪,第二天的雪。竹松,指竹子和松树。委地,被压弯。枯楠,指枯萎的楠木。
赏析:第二句通过描绘大雪压弯竹木、枯萎楠木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大雪的强大威力,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无情与残酷。
三日雪,兽骇禽奔蹄迹灭。
译文:大雪,三日的雪,野兽惊慌,鸟兽奔跑,蹄印消失无踪。
注释:雪,第三天的雪。蹄迹,指兽畜走过的痕迹。
赏析:第三句通过描写大雪中的动物惊恐逃散的情景,表达了大雪对生命的巨大威胁,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无情与残酷。
四日雪,翁妪啼饥泪成血。
译文:大雪,第四日的雪,老人们哭泣饥饿,泪水染红脸颊如血。
注释:雪,第四天的雪。翁妪,年老的人。啼饥,因为饥饿而哭泣。
赏析:第四句通过描绘老人因饥饿而哭泣的场景,表达了大雪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困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天生万物忍弃捐,似为多情幻奇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之情,认为大自然的神奇变化似乎是一种多情的表现,但实际上却是虚幻的。
由来恩怨不相关,无情有情总磨折。
译文:自古以来,人世间的恩怨与大自然的变化无关,无论无情还是多情,都充满了曲折与磨难。
注释:由来,自古以来。恩怨,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无情有情,指事物本身没有情感,但人们却赋予其感情。磨折,指经历挫折和困难。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人的恩怨与大自然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无论人世间的恩怨如何纠葛,都无法改变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和秩序。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学会面对人生的曲折和磨难。
君不见尧时洪流浸十日,赤子喁喁化鱼鳖。
译文:你难道没有见过尧时的洪水淹没了十日,那些无辜的百姓变成了鱼鳖吗?
注释:君不见,表示引述他人观点。尧时,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的时代。洪流,指洪水泛滥。浸十日,淹没了十天。赤子,指百姓。喁喁,形容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声音。化鱼鳖,指百姓变成了鱼鳖。
赏析:这句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对自然灾害的痛恨之情,同时也警示人们要警惕自然界的威胁和灾害。
汤时亢旱烘七年,山河大地红炉热。
译文:商朝时期,天大旱烤干了七年的土地和河流,使得山河大地如同红炉一般炽热。
注释:汤时,指商朝时期。亢旱,指干旱异常。烘七年,指土地和河流被烤干的时间长达七年。山河大地,指整个国家和领土。红炉热,形容天气酷热如火炉。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商朝时期气候异常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当时自然环境恶劣的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与担忧。
当年贤圣救不得,坐待时来自休歇。
译文:当年圣贤无法解救灾难,只能坐等时机到来自行平息。
注释:当年,指过去的时代。贤圣,指有才能和品德的圣人。救不得,无法解救灾难。自休歇,自行平息。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他感叹自己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只能坐视其发展并等待时机的到来。这种情绪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
盖天垂地忧长人,浪教寒士头先白。
译文:苍天覆盖大地忧虑人类,让寒门学子早早白了头。
注释:盖天垂,指苍天覆盖大地。忧长人,忧虑人类的未来。浪教,让。寒士,指贫穷的读书人。头先白,指年纪轻轻就头发变白。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苍天对人类的关怀与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之心。同时,也揭示了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使得寒门学子在艰难困苦中过早地白发苍苍。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玉皇高居耳目远,鬼神虎豹争罗列。
译文:玉皇大帝高高在上,耳朵眼睛远离尘世喧嚣,鬼神虎豹争相争斗。
注释:玉皇大帝,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神之一。耳目远,指远离尘世喧嚣。鬼,泛指各种神灵或怪物。神,泛指各种神圣的事物或存在。虎豹,指凶猛的动物。争罗列,争相争斗。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玉皇大帝的形象及其所处的环境,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纷争不断的现象的不满与批判。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中矛盾冲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