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由来可享天,东邻牛祭亦徒然。
荒凉到处游麋鹿,谁识郊坛八面圆。

【注释】

刘氏郊坛:《诗经·大雅》有《瞻卬》篇,其中有“上帝板板”之句,郑玄笺云:“上帝,郊祭之主也”,孔颖达疏云:“郊祭之礼,以毛物为牲,故曰上帝。”刘氏郊坛即指帝王所祭的郊天之祭。一德:《尚书》有《尧典》之文,其首章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此诗之“一德”指尧之“圣德”。可享:可以享受。东邻牛祭:东邻是周国诸侯国名,牛祭是指周天子用太牢(牛、羊、豕)祭祀上天。徒然:徒然,白白地。荒潦:草木丛生之地。游麋鹿:游走在草木丛生的荒野之中的麋鹿。谁识:谁能识别。郊坛:郊外的祭坛。八面圆:四面环山,八面环绕,形容地形险要。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郊坛祭天的神圣,后两句写郊坛周围荒凉的景况。

首句“一德由来可享天”,是说郊坛祭天的神圣是因为郊祭天地的礼仪是由尧开始的,而尧是以圣德来治理天下的。这一句中“可享”与“由来”相对应,表明了郊祭天地的神圣性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

次句“东邻牛祭亦徒然”,则是说虽然东邻的周天子用牛祭天也是徒劳无益的。这里“东邻”指的是东边邻国的周国,“牛祭”则是用牛作为祭祀用品。这句中的“亦”字表示转折,说明郊祭天地虽然是古已有之的礼仪,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的君王都不可能真正享受到这种神圣的祭祀。

第三句“荒凉到处游麋鹿”,则是说郊坛周围的景色已经变得荒凉不堪,到处都是游动的麋鹿。这里“到处”是表示范围广泛的意思,而“游麋鹿”则描绘出一幅郊坛周围荒凉、荒芜的画面。

最后一句“谁识郊坛八面圆”,则是说谁能认识郊坛四周环绕着的山峦呢?这里的“八面圆”是形容地形险要的特点。这句中的“谁识”表示感叹,表达了对郊坛周围环境险峻、难以接近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郊坛祭天的神圣性和郊坛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祭祀文化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社会现状的忧虑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