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
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
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注释】
小谢:指晋代诗人谢灵运。曾临郡:曾经担任过临海太守。山应自识诗:山应当能认出这首诗。空馀春草梦:只有春天的花草在梦中空余。
暝色:傍晚的天色。相觅:寻找。秋云:秋天的云。不受吹:不被风吹动。
买鱼寻宿处:买鱼是为了寻找过去的住处。茅茨:用茅草盖成的屋舍,泛指简陋的房子或居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从临海郡到敬亭山,一路上,春草青青,绿树荫浓,鸟语花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他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但一转眼,已是深秋时节。诗人怀着依依难舍的心情,离开了敬亭山,来到了临海郡。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以前在这里住过的简陋而舒适的住所,便特地去买了几条鲜鱼,去寻找那些已经变得破旧不堪的旧居。
首联“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诗人化用谢灵运典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拟人化成有情有义的诗人,说山应该能认出这诗中是自己的故土,并为之自豪。
次联“空馀春草梦,无复敬亭碑”。此二句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本诗最大的难点。诗人在临别之际,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住过的简陋而舒适的住所,想到那里还有不少青翠的竹丛和盛开的桃花;想到自己在这里生活过的美好时光。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草梦。因此说“空馀春草梦”,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而“无复”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说明过去的一切已不复存在。
第三联“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此二句写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仿佛在寻觅着什么,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天空中飘荡的几片白云也显得格外悠闲自在,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更增添了一份萧索的气氛。
第四联“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此二句写诗人为了追寻过去的生活痕迹,特地去买了些鲜鱼,想要去看望一下过去住过的旧房子。然而当诗人来到那个旧居时,却发现那里早已荒废不堪,只剩下一片荒芜的野地。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依然坚持去寻找那个曾经给他带来过欢乐和幸福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敬亭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