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人散雨千丝,谁把秦笙隔院吹。
但觉小桥烟外柳,春风无力逞腰支。
下面是对这首诗《湖上八首 其八:秋千人散雨千丝,谁把秦笙隔院吹》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秋千人散雨千丝:描绘了秋日里人们纷纷离开的情景,如同细雨般纷纷散去。
- 谁把秦笙隔院吹:询问是谁在庭院中演奏秦地的乐器,声音穿过庭院回荡。
- 但觉小桥烟外柳:只感觉到小桥外的烟雾之中,柳树随风摇曳。
- 春风无力逞腰支:春风似乎无法使柳枝挺拔,只能无力地摆动。
译文
湖上八首之八描绘了一个雨后的秋日景象,人们在雨中的聚会后纷纷离去,庭院中传来秦地的乐器声,小桥外的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然而,春风似乎无法使柳枝挺拔,只能无力地摆动。注释
秋千人散雨千丝:描述人群在雨中散开,如同被细雨覆盖。
谁把秦笙隔院吹:询问是谁在庭院中演奏秦地的乐器,声音穿过庭院回荡。
但觉小桥烟外柳:只觉得小桥外的烟雾之中,柳树随风摇曳。
春风无力逞腰支:春风似乎无法使柳枝挺拔,只能无力地摆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天雨后的景象。诗中通过对雨中人群、秦地乐器、以及杨柳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秋千人散雨千丝”开篇,形象地描述了人群在雨中的活动,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谁把秦笙隔院吹”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庭院内的秦地乐器声与外面的雨声进行了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最后两句“但觉小桥烟外柳,春风无力逞腰支”,则进一步通过“小桥烟外”这一意象,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这里的“春风无力逞腰支”不仅是对前文“谁把秦笙隔院吹”的一个呼应,更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种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达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