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
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闲。
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
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
译文:
想要进入山中寻找参寥,预先约定一起探访梅花。
谁曾作客东州?与支遁往来自如。
想没有诗外的事,便暂时放下定中闲事。
拂拭石头须相憩,留连云彩欲共攀。
为寻梅花发处,先过向南山。
注释:
- 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表示有意向深入山林中拜访隐士支道林,并邀请他一同探访梅花。参寥,是对支道林的尊称,意指隐居山林的智者或隐士。
- 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是谁成为东州的客人?与隐士支道林能够自在往来。这里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的敬仰之情。
- 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闲:想象着没有什么比诗歌更深远的事情,暂且放下心中烦扰的杂事。这里的“想”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在拂拭石头时需要彼此休息,想要留连云彩时想要共同攀登。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的共同感受和欣赏。
- 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为了寻找梅花盛开的地方,要先经过向南方的山。这里的“寻梅”指的是赏花游玩的活动,而“先过向南山”则表明诗人对于这次活动的期待与兴奋。
赏析:
这首简短的五言诗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的“欲入山访参寥预令探梅”,“谁作东州客,支公合往还”,以及“想无诗外事,聊辍定中闲”等句,都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拂石须相憩,留云欲共攀”,“为寻梅发处,先过向南山”等描写,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与隐士共度时光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