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上初相得,竹林曾共游。
清文三峡水,爽气九华秋。
世已从新学,人谁与此流。
遗芳端不朽,未信盖棺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濠上初相得 - “濠上”通常指的是濠河之上,古代指代一个地区或城市中心。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与胡信芳初次相遇的地方或环境。 “初相得”表达了与胡信芳初次相识时的情感状态,可能是一种新奇和激动的心情。

第二句:

竹林曾共游 - “竹林”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高洁、坚韧的品质,也常常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息息相关。“曾共游”说明两人曾经一起享受过竹林中的宁静与美好。这一句强调了他们之间有过一段共同的美好回忆。

第三句:

清文三峡水 - “清文”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文字或者诗文。这里可能是说胡信芳的文章或诗作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三峡水”则可能象征其文笔或思想深邃如长江三峡的水一样,波澜壮阔而充满力量。

第四句:

爽气九华秋 - “爽气”形容秋天的气息清爽宜人。”九华”可能指的是安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历史著称。“秋”强调了时节的特点。这句可能描述了胡信芳作品风格的独特性,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带有鲜明的自然之美。

第五句:

世已从新学 - “世已”表示当前的时代背景或社会风气,“新学”则指新的学问或思想潮流。这里表达的是胡信芳的作品和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显得与众不同,可能带有某种前卫的色彩。

第六句:

人谁与此流 - “此流”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流派或趋势。这句话可能是在询问在这个新的学术或文化环境中,还有没有人能像胡信芳那样保持独立的思想或艺术追求。

第七句:

遗芳端不朽 - “遗芳”意指遗留下来的芳香,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品质被后人传颂。“不朽”表示这种美好或品质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句表达了对胡信芳作品和精神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些美好的影响是永恒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

第八句:

未信盖棺休 - “未信”表示不相信、不确信的态度。“盖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示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休”则意味着停止。这一句可能意味着对于胡信芳的去世或结束,人们并不完全相信这是他人生旅程的自然结束。这反映出对他一生影响力的认可,以及对其作品和精神传承的期待。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与胡信芳的初识、共同的游历经历以及他留给后世的独特文学和思想遗产。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胡信芳深深的尊敬和怀念,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