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弋江村外,工山右县边。
追游曾结社,许与更忘年。
郢斲无为质,牙琴有绝弦。
巾箱遗墨在,披阅一潸然。

【注释】

清弋江:即弋江,今安徽省芜湖市境内。工山在江西湖口县西,右为工山。追游:追忆游踪。郢斲:郢,楚都,在今湖北江陵;斲,砍削,比喻作诗。无为:没有用,指不用斤斧斫削。绝弦:绝,断、断弦。比喻断绝交情。巾箱:古代装巾的箱子,也用以泛指妇女用的梳妆箱。

【赏析】

这两首七言律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已是“衰年”了,而与友人的交往却如故。这首诗是写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清弋江村外,工山右县边”,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清弋江畔,工山脚下的画面,勾勒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感到亲切、恬淡。

颔联“追游曾结社,许与更忘年”,则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态,诗人与友人曾结社于清弋之江,相互间的关系超越了年龄、身份的限制,仿佛可以忘却岁月,忘却尘世一切烦恼。

颈联“郢斲无为质,牙琴有绝弦”,进一步写出自己对友人的深情。郢(yǐng)地的玉器不需要雕琢就非常精美,这比喻着自己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已经无需刻意经营就能彼此了解、欣赏。然而,这种友谊也如同那被折断的琴弦,再也无法奏响美妙的乐曲,令人唏嘘不已。

尾联“巾箱遗墨在,披阅一潸然”,则又展现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怀念之情。诗人在整理旧物时,看到了友人留给他的字画,睹物思人,不禁潸然泪下。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