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兴贤圣化新,观光上国已彬彬。
右文幸际休明世,奉诏犹须牧守臣。
鹈鴂不为芳草计,鹪鹩似畏罻罗人。
轺车到处天恩遍,只有儒林欠得春。
【注释】
又上监察御史:指诗人再次向皇帝上书,请求任命自己为监察御史。
扎兴圣化新:扎兴即兴起,圣化新是使圣化的风气更加兴盛。
观光:参观、游览。上国:指朝廷、国家。已彬彬:已经文雅了。彬彬有礼。
右文:指右文氏《说文解字》,一部文字学著作。幸际休明世:幸运地遇到一个太平盛世。
奉诏:接受诏令。犹须:还是必须的。牧守臣:指地方长官。
鹈鴂(tiē jué):即鴳(yù)鸠,一种鸟类。不为芳草计:不会因为春草萌生而停歇。计,计划。
鹪鹩(jiāo liáo)似畏罻罗人:鹪鹩是一种小鸟,它怕网罗,这里比喻那些贪官污吏害怕被弹劾。
轺车到处天恩遍:轺车是古代的一种轻便车,到处走动,传达皇帝的诏书。天恩遍,皇帝的恩泽遍及各地。儒林:指读书人。只有:只有那些。儒林欠得春:只有那些读书人得不到春天的温暖。
【赏析】
本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被荐举后,在京师应制之作。
首联写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向往和赞美。“兴贤圣化新”,是说圣明之治能够使人才辈出,教化更新。“观光上国已彬彬”,是说在朝廷中见到的是文明礼仪,一派和谐的景象。“右文幸际休明世”,“右文”是指右文氏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字学著作,这里用其意来比喻朝廷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幸际休明世”是说有幸遇上太平盛世。这两句诗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美好祝愿。
颔联写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向往和赞美。“右文幸际休明世”,是说有幸遇上太平盛世。“奉诏犹须牧守臣”,是说即使接受了皇帝的命令,还需要做地方长官这样的官吏来实施这些政令。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向往和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关心时事、勤于职守的精神。
颈联写诗人对一些贪官污吏的鄙视和痛恨。鹈鴂(tiē jué)是一种鸟类,它不会因为春草萌生而停歇,而是继续歌唱,表示自己的快乐。这里比喻那些贪官污吏害怕被弹劾,不敢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鹪鹩(jiāo liáo)是一种小鸟,它担心被网罗捕捉而死,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不敢轻易冒险。这两句诗以小鸟为喻,讽刺了那些贪官污吏害怕被弹劾,不敢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像小鸟一样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不敢轻易冒险。
尾联写诗人对一些读书人的同情和感慨。“轺车到处天恩遍”,是说使者的马车到处都能听到皇帝的恩泽,这是上天赐予人们的好处。“儒林欠得春”,是说那些读书人却得不到春天的温暖。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弊端,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