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春晚绿生烟,曾见高枝蔓正延。
常伴兔丝留我箧,几随竹叶泛君筵。
谁言御水传名久,须信睢园得地偏。
才获灵根便亲植,一番新叶已森然。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凤池春晚绿生烟,曾见高枝蔓正延。
  • “凤池”通常指的是皇家园林中的水池。这里指春天的池塘,水面上覆盖着一层薄雾,仿佛是烟雾缭绕。
  • “高枝蔓正延”形容植物的枝条伸展得很长,蔓延开来。
  1. 常伴兔丝留我箧,几随竹叶泛君筵。
  • 兔丝指的是兔子的毛发或丝线,这里比喻植物细长的茎。“留我箧”表示这些植物常常陪伴着我的箱子。
  • “竹叶泛君筵”则暗示在宴会中,竹叶酒或其他类似饮品可能被用来款待宾客。
  1. 谁言御水传名久,须信睢园得地偏。
  • “御水”在这里指一种特定的水,可能是某个特定地点的水源。
  • “谁言”和“须信”表达出作者对于某种说法的质疑和确认。
  • “睢园得地偏”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园林)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的植物得以繁茂生长。
  1. 才获灵根便亲植,一番新叶已森然。
  • “灵根”指的是植物的根部,这里比喻某种珍稀的植物种子。
  • “亲植”表明亲手种植。
  • “一番新叶已森然”描述了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叶子已经长得非常茂盛。

译文:
春风拂过池塘,水面泛起层层波纹,犹如烟雾般朦胧。我看到那些高大的植物枝条伸展开来,宛如绿色的屏障延伸至远方。它们总是陪伴着我的箱子,似乎在诉说着对我的关怀。宴会上,人们可能会饮用以这种植物制成的饮料,以示敬意。谁能说这种水源流传已久呢?必须相信它确实因为特殊的地理因素而闻名。一旦得到这样的珍贵种子,就应当亲自栽培它,不久后它便长出了茂密的新叶,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春日场景。诗中不仅描述了春天池塘、植物的生长状态,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手法,将自然元素与人文活动相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诗中的一些词语如“凤池”、“高枝”、“兔丝”、“竹叶”等,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印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外,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