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
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
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 - 深夜里独自靠在栏杆上,横着吹玉笛,弄出明亮的月光。
- 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 余音穿透云雾在何处寻觅,人间只听到两三声。
- 诗意解析:
- 夜深独倚栏干角。 - 诗人在深夜时分独自一人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表现出他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的隔离感。
- 玉笛横吹弄月明。 - 使用玉制的笛子横吹,创造出明亮的月光效果,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明亮。
- 馀响度云无处觅。 - 笛声穿透云层后,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或情感已经远去,无法追寻。
- 人间闻得两三声。 - 在人世间只能听到一两声回响,意味着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只能在极少数人心中留下痕迹。
- 赏析与背景:
- 历史与文化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皇帝赵佶的审美情趣和政治斗争背景。作为宋徽宗,赵佶对艺术有着极高的品味和要求。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通过艺术表达来抒发个人的悲欢离合。
- 艺术手法分析。 “玉笛横吹弄月明”采用了“以景衬情”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美丽的月光和音乐,营造了一种宁静、梦幻的氛围,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抒发。同时,“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则运用了“以虚衬实”的技巧,通过强调音乐的虚无缥缈,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真切和深沉。
- 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景象和音乐的表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追求和失落。诗人用简洁的文字,却深刻地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波动。
《宫词其十三》是一首充满象征意义的诗歌,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美的追求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反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