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俞跗术,秦亡世少传。
玉书才命子,金鼎已成仙。
华渚星犹烂,昭陵柏未圆。
空馀罪己诏,不似禹汤年。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是宋代文人朱长文的作品,通过这组诗,我们得以一窥英宗皇帝的生平与成就。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欲问俞跗术
  • 欲问俞跗术:这里的“俞跗”指的是古代名医华佗,他在医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询问关于华佗医术的传承和发扬。
  • 秦亡世少传:秦朝灭亡后,华佗的医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感慨,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华佗医术的珍视。
  1. 玉书才命子
  • 玉书才命子:这里的“玉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玉书经,是一种重要的经典文献。而“命子”则暗示了某种使命或责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重视,以及这些文献对于后世子孙的重要性。
  • 金鼎已成仙:在古代,人们相信炼丹可以成仙,而“金鼎”通常与炼丹相关。这里的“已”字表示完成,意味着炼丹的过程已经完成,但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不成仙”的表述,可能是在表达一种遗憾或者无奈。
  1. 华渚星犹烂
  • 华渚星犹烂:华渚是一个地名,而“星犹烂”则形容星星依然明亮璀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赞美华渚地区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
  • 昭陵柏未圆: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而“柏未圆”则是在形容昭陵周围的柏树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述昭陵周围的景象,同时也可能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的感慨。
  1. 空馀罪己诏
  • 空余罪己诏:这里的“罪己诏”可能指的是唐太宗时期的“罪己诏”,这是一种自我批评和反省的诏书。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回忆自己曾经写下的“罪己诏”,并感叹现在只能空余这份诏书。
  • 不似禹汤年:禹和汤都是古代的伟大君主,而这里“不似禹汤年”则表示现在的自己与他们无法相比。这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朱长文的《英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三》不仅是对英宗皇帝个人品质和功绩的赞颂,也是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诗句的逐一解释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对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