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
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
朝论只应收畯杰,皇心非不监安危。
玉堂词客承恩久,几度曾来醉御卮。

诗句输出:

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
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

译文输出:

奉诏前往皇宫的书房,清晨便匆忙赶去,穿过宫殿西侧的走廊。在御用的书桌前,我被赐予了笔墨,立即开始写下对国家未来策略的建议。朝中大臣们都认为,我应该得到提拔,皇帝的心也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安危。我已经多次来到这个位置,享受着皇上赐予的美酒。

注释输出:

  • 奉诏金门:指的是接到皇帝的命令,前往皇宫的书房(金门)。
  • 草圣题:草拟诏书或奏章,通常需要非常谨慎和有才华的书写。
  • 平明趋过殿西墀:早晨起来,急匆匆赶到皇宫的西侧廊道。
  • 宫床赐笔宣名早:在宫中的书桌前接受赐予的笔墨,并立刻开始撰写对国家政策的建议。
  • 赭案焚香上策时:在朝廷中,使用赭石作为标记的案台,烧香表示虔诚,为制定出好的策略而努力。
  • 朝论只应收俊杰:朝中大臣们普遍认为,我应当受到提拔重用。
  • 皇心非不监安危:皇帝的心思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安危,表明皇帝对我的能力和贡献是认可的。
  • 玉堂词客承恩久:我已经多次担任这个职位,享受着皇上的恩典。
  • 醉御卮:享受着皇上赐予的美酒。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接到皇帝诏书后,迅速赶往皇宫,被赐予御笔,在赭案前焚香写下对国家时事的明智建议的情景。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以及对个人才能得到认可的喜悦。同时,诗中的“朝论”、“皇心”等词汇,体现了诗人与国家紧密相连的关系,以及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