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草风来响不知,破窗灯灭月藏辉。
白头老妇无机织,卧听邻儿懒捣衣。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蟋蟀、破窗灯和邻儿懒捣衣等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秋夜寂静、清冷的感受。
闻 促织
衰草风来响不知,破窗灯灭月藏辉。
白头老妇无机织,卧听邻儿懒捣衣。
译文
秋风中枯黄的草地上传来蟋蟀鸣叫声,我被声音吸引而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却不知是什么在发出鸣声;忽然一阵风刮过来,窗户被风吹坏,屋内的烛光熄灭了,明亮的月光照进屋内,蟋蟀鸣叫声更加清晰可辨。
一个白发的老妇人,没有机杼,也没有心思去织布了,她躺在床上听着邻家的孩子们懒洋洋地捣米,心里感到十分无聊。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之景与秋夜之情,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全诗以“闻”字为线索,首尾照应。前两句写听到蟋蟀之声,后两句则写到自己无事可做,只能躺着听邻家小孩捣米声。
诗一开头就写秋风拂动草木,使枯草发出飒飒之声。这声响又似乎在耳边响起,令人分不清是风还是蟋蟀在叫唤。接着写破窗灯灭,月华如水。此时此际,室内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皎洁的月光透进来,更增加了室内的静谧之感。“风来”“灯灭”,有风雨交加之势;“月藏辉”,则是月色朦胧之状。“风来”、“灯灭”和“月藏辉”三个词语连用,把一种凄清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最后三句写诗人闲居无事,无所事事,只好躺着听邻家的孩子们捣米,打发时光。这里虽然写的是邻家孩子的捣米声,但实际上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反映。
此诗语言平淡自然,意境优美清新,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