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崇北丘,其上有樗。
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
就而睨之,曾无事于欂栌。
呜呼木乎,期我于远者欤。
【注释】
崇崇:高大。丘:土山。
樗(chū):一种树名。
梁:这里指桥。
柱:这里指柱子。
睨(nì):斜眼看,偷看。欂栌(shùlú):古代一种高大而粗重的木柱。
期:等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樗树的高大、粗壮以及人们把它用作梁柱、柱头来比喻人才,抒发了诗人对人才的珍爱与渴求之情。
首二句“崇崇北丘,其上有樗”是说:在高高的北方小山上,有一棵高大的樗树。“崇崇”,即高耸的样子,言其树高耸入云霄;“北丘”指山丘,言其位于山之北面,显得更加高大。
第三、四句“远者以为梁,或者争以柱”是说:远处的人认为它是桥,有的还争相用它作柱子呢!“以为梁”,意指把樗树当作桥来利用;“以为柱”,意指把樗树当作柱子来利用。
第五句“就而睨之,曾无事于欂栌”是说:靠近它时,便斜着目光去看,好像那樗树根本和那粗大的欂栌没有什么关系似的。“就而睨”,走近去看,意谓靠近它。“曾”,竟然。“无事”即没有关系、无关之意。“欂栌”,高大而粗重的木材,这里泛指大材。“曾无事于欂栌”意谓樗树根本不需要像那欂栌那样的大材料。
末三句“呜呼木乎,期我于远者欤”是说:唉,樗呀樗,你真能成为那些远方之人所期待的东西吗?“期”是期望的意思。
这首诗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诗中虽然只是写樗树,但用意却非常深刻,寓意也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