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不终三年淹,径作帅幕宾。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述了赵涣冰仲担任无为县令时,如何治理这个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官民和谐。
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
- 百里寄一令,于民为最亲。
- “百里”指的是县的行政区域。
- “寄一令”意味着发布一个命令。
- “于民为最亲”表明赵侯对百姓非常亲近,关心他们的福祉。
- 休戚咳唾间,讵可非其人。
- “休戚”指忧喜,“咳唾”比喻小恩小惠。
- 表示赵侯在处理公务中,能够做到公私分明,对待百姓如同亲人一般。
- “讵可非其人”意为不能不认可他的人格和能力。
- 赵侯古循吏,当世无等伦。
- “赵侯”指的是赵涣冰仲。
- “古循吏”形容他像古代的贤臣一样,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 “当世无等伦”意味着在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 朅来宰濡须,旧政俱更新。
- “朅来”意为突然到来。
- “宰濡须”指的是赵涣冰仲被任命为濡须县的县令。
- “旧政”指以前的政策。
- “俱更新”意味着这些政策都得到了改善和更新。
- 虽无赫赫名,吏戢民称仁。
- “虽”表示虽然。
- “赫赫名”指显赫的名声。
- “吏戢”意思是官吏收敛行为,不做坏事。
- “民称仁”意味着百姓称赞赵侯有仁德。
- 善良仰若父,奸欺畏如神。
- “良”指善良。
- “仰”意为敬仰。
- “父”指父亲。
- “奸欺”指奸诈欺骗。
- “畏如神”意味着百姓害怕奸诈欺骗,就像敬畏神明一样。
- 幸哉百里地,两载销颦呻。
- “幸哉”意为幸运。
- “百里地”指赵县的土地。
- “两载”表示两年的时间。
- “销颦呻”意为脸上的忧愁和痛苦都消失了。
- 果膺君相知,赞书下枫宸。
- “果”表示果然。
- “膺”意为承受,接受。
- “君相”指君王和宰相。
- “知”意为了解,认识。
- “赞书”意为起草文书。
- “下枫宸”指的是将文书送到宫中。
- 不终三年淹,径作帅幕宾。
- “不终三年淹”意为不到三年时间。
- “径作”表示直接成为。
- “帅幕”指的是主帅的幕府。
- “宾”意为宾客,这里指幕僚。
- 秋风散炎酷,夜雨清埃尘。
- “秋风”指秋天的风。
- “散炎酷”意为消散炎热和酷暑。
- “夜雨”指夜晚的雨。
- “清埃尘”意为洗净尘埃。
- 宁容卧辙留,高樯舣江滨。
- “宁容”意为宁愿。
- “卧辙”指在路上休息。
- “高樯”指高大的桅杆。
- “舣江滨”意为停泊在江边。
- 君看眉间黄,华近兹其因。
- “眉间黄”指的是眉毛间的黄色斑点,这里用作比喻。
- “华近兹其因”意为这种颜色的原因或原因就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