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台风骚客,遥遥有奇孙。
去岁始识面,未遑叩渊源。
但见眉宇间,一点阳春温。
琴书忽来游,文字获细论。
经术有根蒂,词章富波澜。
时时戏翰墨,动辄千万言。
子固予所畏,语蒙子推尊。
予尝语所学,文当气为先。
气治古可到,何止科第间。
子贤且乐善,服膺每拳拳。
临行出新诗,殷勤记诸篇。
好学见雅志,予言未应然。
惜哉有离别,后会何夤缘。
男儿各自勉,事业无穷年。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从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写与友人的交往,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颔联交代与友人相识的时间和原因;颈联写友人的特点:有才情;尾联写朋友离去时的情景。
“去岁始识面,未遑叩渊源。” 意思是:去年才见面,来不及请教根源。
“去岁”指去年。
“始”指初次。
“识面”指见面。
“叩渊源”意为询问学问的根源。
“眉宇间,一点阳春温。” 意思是:眉梢眼角,一点暖意融融。
“阳春”为古乐名,后专指春天。
“眉宇间”,即眉目之间。
“眉宇间,一点阳春温。” 这句是说,他的眉眼之间流露出一种温暖的气息。
颔联两句互文见义,以“始”字领起,先交待相识的时间,再写相识的原因,既简洁又传神。一个“未”字,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自谦。
“琴书忽来游,文字获细论。”“琴书”泛指书卷。
“获”得到。
“细论”深入地谈论。
“偶得”指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忽来游”,形容友人来访之速之频,突出其热情好客。
“子固予所畏,语蒙子推尊。”“子固”指王安石,当时任参知政事。
“予”指作者自己。
“予所畏”表明王安石对自己的尊敬。
“予尝语所学,文当气为先。”“学”指文学创作。
“文当气为先”的意思是:文章应该以气势为先。
“气治古可到,何止科第间。”“气当”即气概、气势。
“气治”,指有浩然之气。
“何止”不仅,不只。
“科第间”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岂止”即不止。
“何止”表反诘语气,用否定词加代词作状语。
“子贤且乐善,服膺每拳拳。” 意思是:你既贤德又乐于行善,令我心悦诚服。
“服膺”,心悦诚服。
“拳拳”,殷切的样子。
颈联两句写友人的品性。
“子”指宋孝先,这里用来称人,敬辞,相当于“您”。
“贤且乐善”指贤德并且乐于行善。
“服膺”指心里信服,诚心接受。
“每拳拳”,殷切的样子。
尾联写友人离去时的情景。
尾联两句紧承上句,写朋友要离去时的情景。
“临行出新诗,殷勤记诸篇。”“临行”指朋友即将离开。
“殷勤”恳切的样子。
“诸篇”,指多篇。
“殷勤记诸篇”意思是:请你把这首诗记下。殷勤,恳切。
“殷勤记诸篇”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
尾联两句由实转虚,写诗人对友人临走时的心情。
“男儿各自勉,事业无穷年。”“男儿”指男子汉。
“各自勉”即各自努力。
“无穷年”指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
末联两句抒发了诗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末联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和对他美好未来的祝愿。
【答案】
译文:楚台风骚的诗人(指宋孝先),远远地在天际留下奇伟的身影。去年我才第一次见到你,还没有来得及向你请教学问的根源。只见你的眉梢眼角,一点温暖的阳光(指你那有才情的气质)。你忽然来到我这儿做客,我们深入地谈论诗文。经术有根蒂,词章富波澜。时时戏翰墨,动辄千万言。子固予所畏,语蒙子推尊。予尝语所学,文当气为先。气治古可到,何止科第间。子贤且乐善,服膺每拳拳。临行出新诗,殷勤记诸篇。好学见雅志,予言未应然。惜哉有离别,后会何夤缘。男儿各自勉,事业无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