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霁色新,临风一苇捷于神。
羊裘滩下休停棹,闻说狂奴解笑人。

【注】严陵:指严光,东汉初年著名隐士。

译文:

万水千山雨后晴空明净,船帆迎风轻快似神助。

滩头羊裘的渔人不用停桨,听说那狂奴已能笑破人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时期,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对时局表示了忧虑,并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万水千山霁色新”,“万水”指的是江河湖海,“千山”指的是崇岭峻岭。诗人以简炼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雨后初霁、群山环抱、万水奔腾的壮阔景象。接着,“临风一苇捷于神”,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船帆顺风而行的速度之快。这一句中的“捷于神”是说船帆像神仙一样矫健地在天空中飞翔。诗中还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严陵舟中”这个典故,严光是东汉初年的著名人物,他曾隐居在浙江桐庐县的严陵山上,后来被光武皇帝刘秀请出而辅佐他。这里的“严陵舟中”暗寓了诗人的出处之意。二是“羊裘滩下休停棹”,羊裘,是指穿着羊皮衣的人。这里指的是隐士谢安,他在东晋时隐居在会稽附近的剡溪,人们称他为“高阳酒徒”。谢安经常在船上吟诗作画,有时还会邀请友人一起欣赏山水风光。“滩下”指的就是谢安的故居。所以这里的“羊裘滩下”就是指谢安的故居。最后两句“闻说狂奴解笑人”,狂奴是指放荡不羁之人,狂者自得其乐,狂歌大笑,不为世俗所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传说谢安这样的狂士能够让人感到快乐,从而忘却烦恼。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以及运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