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疏雨细于尘。
春寒愁杀人。
桐花庭院近清明。
新烟浮旧城。
寻蝶梦,怯莺声。
柳丝如妾情。
丙丁帖子画教成。
妆台求晚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一帘疏雨细于尘。
- 注释:”疏雨”指的是细密而稀疏的雨点,”细于尘”形容雨滴细小如尘土。
- 赏析:这里用“细”来形容雨,传达出一种温柔细腻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春雨带来的清新与生机。
- 春寒愁杀人。
- 注释:”愁人”指的是让人感到忧愁的人。”春寒”是指春季的寒冷天气。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寒中感受到的凄凉和孤独,通过夸张的手法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 桐花庭院近清明。
- 注释: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4月4日或5日。”桐花”指梧桐花,常用于文学中象征离别之情。
- 赏析: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清明时节的景象,暗示着作者可能正在准备或参与清明节的相关活动。
- 新烟浮旧城。
- 注释:”新烟”指的是清明时节的新烟雾,”旧城”指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 赏析:这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城市景象,新旧交织,给人以时间流转的感觉。
- 寻蝶梦,怯莺声。
- 注释:这里的”寻蝶”和”怯莺”是对蝴蝶和黄莺的拟人化描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恐惧。
- 赏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春天变迁的恐惧感。
- 柳丝如妾情。
- 注释:”妾情”指的是女子的情感,这里用以比喻柳树的柔美和依恋。
- 赏析:通过比喻,将柳丝比作女性的情感,增添了诗句的女性化特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丙丁帖子画教成。
- 注释:”丙丁”指的是农历上的两个日期,”帖子”指的是门帖或邀请函。
- 赏析:这句可能是在描述制作或完成某件与节日相关的物品,如节日的门贴等。
- 妆台求晚晴。
- 注释:”妆台”指的是梳妆台,”晚晴”指的是晚上的晴朗天气。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可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节日做准备。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季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