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命辞台席,扶亲道更光。
风流在东阁,优逸是南阳。
治箧排宸翰,行衣带御香。
裤襦编户暖,扇枕板舆凉。
铃阁留僧饭,书斋著道装。
遗踪寻耿邓,善政法龚黄。
潭净秋收菊,郊平晓坐棠。
未应淹郡国,即是复岩廊。
一息同鹏鸟,重来浴凤皇。
贰卿三十八,羞杀老冯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拜命辞台席,扶亲道更光。

风流在东阁,优逸是南阳。

治箧排宸翰,行衣带御香。

裤襦编户暖,扇枕板舆凉。

铃阁留僧饭,书斋著道装。

遗踪寻耿邓,善政法龚黄。

潭净秋收菊,郊平晓坐棠。

未应淹郡国,即是复岩廊。

一息同鹏鸟,重来浴凤皇。

贰卿三十八,羞杀老冯唐。

接下来我将为您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赞美了苏侍郎的风采和才能。诗中的“风流在东阁”,描绘出苏侍郎在东边阁楼上的风采,“优逸是南阳”,则是赞美他在南阳地区的优秀表现。
  2. 译文注释:此诗以五言排律的形式,通过对苏侍郎赴任南阳的描述,展现了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诗中涉及的关键人物有王禹偁、苏侍郎等。
  3. 作品赏析:本诗通过对苏侍郎赴任南阳的描述,展现了他的风采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苏侍郎的赞赏之情。
  4. 评析写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苏侍郎赴任南阳期间所作,通过诗歌形式对其才德进行赞美和肯定。

王禹偁的《送礼部苏侍郎赴南阳》是一首充满赞美之词的作品。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侍郎的风采和才能,也反映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推崇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赞颂,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