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满淮海,莎阶晓欲平。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

立春前二日雪

译文:一夜之间,大雪覆盖了淮海大地,清晨的台阶上白雪皑皑。

气寒知腊在,势猛共春争。

飘泊残梅妒,龙钟老桧擎。

随风无定态,入竹有繁声。

倚槛吟忘倦,援毫画不成。

南乡消瘴疠,东作助农耕。

片飏鹅毛远,光翻蝶翅轻。

任贫添酒债,慵扫慰诗情。

群玉峰峦秀,华胥世界清。

老郎无政术,沉醉卧江城。

注释

  • 一夕:一夜之间
  • 满淮海:覆盖淮海大地
  • 莎阶晓欲平:清晨的台阶上白雪皑皑
  •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势猛:气势凶猛
  • 龙钟老桧擎:龙钟指的是年老体衰,像龙一样弯曲,老桧是桧树,这里用来比喻老桧树
  • 风无定态:随风而动
  • 华胥世界清:形容景色清幽美好
  • 老郎:诗人自称或对方称呼的老年男子
  • 醉卧江城:醉倒在江边的城市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淮海大地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首句通过”一夕”和”莎阶晓欲平”形象地描述了大雪的迅速和洁白无瑕。接下来通过描绘雪花如何覆盖大地、如何与春天争夺生命力等景象,展现了这场雪的强大和美丽。诗中还通过对比残梅对雪的喜爱和龙钟老桧的支撑,表达了自然力量与岁月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则以诗人自身的情感和经历作为结尾,展现了他对这场雪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