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向坡头下,风霜入鬓毛。
味长濡竹简,焰短沃兰膏。
家与人俱瘦,年随气转高。
朱颜无药驻,窗下勿徒劳。
【注释】
初向坡头下,风霜入鬓毛。
遣兴:抒发兴致。
味长濡竹简,焰短沃兰膏:比喻岁月消磨人的精力。
家与人俱瘦:指人因年老而体衰。
年随气转高:年龄增长了,气质也随之变得清雅了。
朱颜无药驻,窗下勿徒劳:指青春已逝,不能像过去那样挥笔作诗;不要在窗下白白浪费时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衰老的诗。诗人以“遣兴”为题,自述年事渐高,感慨系之。诗的开头两句说诗人初到山中,即感到有一股风从坡上吹来,使满头的白发被吹得飘然起来。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自己由山外进入山中的心境。“入”,是进入之意。“风霜”,是山风吹来的寒意。这两句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心境,即由山外进入山中,由外界环境的变化引起自己心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诗人由年轻时代那种锐气勃勃、豪情壮志的精神状态,转变为一种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形成,既是由于长期处在幽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也和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有关。所以后两句就进一步写自己的思想感受,“味长濡竹简,焰短沃兰膏。”意思是说,岁月流逝,人的青春已经消逝。“竹简”和“兰膏”都是古人用来磨墨的器物。“味长”指时间的久远,“炙短”指时间短暂。这里用“炙”(燃烧)字形容时间,既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迅速消逝,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青春逝去而无可奈何的感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时间在不断流逝,人的精力也在不断消耗,因此,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和创造。最后两句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气质也会逐渐变得清雅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青春已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挥笔作诗了;不要在窗下白白浪费时光。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有限和时间无情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事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