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
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
纤秾各态度,红白争光辉。
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
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

王氏碧鸡园六咏 其一 露香亭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池有千种莲,平生所见稀。

纤秾各态度,红白争光辉。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灼所写《王氏碧鸡园六咏》中的一首。诗中通过描绘露香亭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诗人用“北渚”和“洛川”这两个地点来比喻自己,将自己比作“帝子”和“宓妃”。这两个词汇分别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神祗,其中“帝子”指的是帝王之子,而“宓妃”则是传说中的女神,这里用以形容诗人自己高贵而神秘的身份。

“池有千种莲,平生所见稀。”这里的“千种莲”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莲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纯洁和高雅的象征,而千莲则意味着拥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厚的内涵。“平生所见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的珍视和对自己情感深度的感慨。

“纤秾各态度,红白争光辉。”这句诗描绘了荷花的各种姿态和色彩,强调了它们的美丽与多样性。诗人用“纤秾”来形容荷花的不同形态,既有娇小精致的一面,也有丰满有力的一面。“红白争光辉”则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色彩,红色和白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来到露香亭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夜晚的露香亭显得更加迷人,诗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这句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露香亭里采香的情景,他只关心自己的衣服被花香覆盖。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独特品味的自信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独特追求。

“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这句诗以清露和圆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感悟。清露滋润着荷叶,使得荷花更加美丽;而晶莹的露珠从圆荷上滑落,犹如珍珠般珍贵。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赞美,也传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露香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通过对露香亭这个特定场景的刻画,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示了其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