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王氏碧鸡园六咏 其二 钝庵

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注释:

  • 俗子:普通人;
  • 钝庵:诗人的号
  • 如锥利:像锥子一样锋利
  • 达士:有才能的人
  • 椎钝:像锤子一样钝
  • 乘除:数学运算
  • 造物:自然
  • 多智:很多智慧
  • 自困:自己陷入困境
  • 庵中翁:住在佛庵里的老者
  • 方寸:内心、思想
  • 卧听松声老:躺在床上聆听松树的声音
  • 行触兰芳嫩:行走时触摸到兰花的芬芳
  • 谋身:谋求个人利益
  • 事过:事情过去后
  • 今人:现代人
  • 办此:做这些事
  • 劝翁:劝告老者不要争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以“钝庵”为笔名,借“钝庵翁”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全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方式,阐述了人生的价值观念。

首句“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用“锥利”和“椎钝”来形容普通人和有才能的人的不同特质。这里的“锥利”象征着锐利、敏锐,而“椎钝”则象征着迟钝、愚钝。这种对比,既揭示了人性的差异,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进一步强调了智慧与命运的关系。在这里,“乘除”可以理解为计算、谋划,而“造物”则是指自然的力量。诗人认为,虽然很多人试图利用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实际上,过多的智慧反而让他们陷入了困境。这是一种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第三句“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通过描述佛庵里老者的行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出方寸”可以理解为思考、决策,而“漫浪”则意味着随意、无拘无束。诗人通过这一形象,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越。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老者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第四句“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描述了老者在静听松树声音、亲身体验兰草芬芳时的悠然自得。这里的“老”和“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大自然的永恒之美,又反映了老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的表述,传达了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处之的心态。这里的“谋身”可以理解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事过”则是指事情已经过去。诗人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固然令人兴奋,但一旦事情过去,就再无遗憾可言。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