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斋编简香,温室纨绮翠。
畴昔徇所好,外物巧相媚。
晚惊生死变,洒尽阑干泪。
誓求无上法,不问天所閟。
休悲夜台客,万年供一睡。
我亦老将死,何苦逐昏醉。
归从浮图师,了此一大事。
试问八督州,何如三入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并附上赏析:

  1. 诗句
  • 寒斋编简香:诗人在寒冷的书斋中整理文献,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 温室纨绮翠:形容室内环境如同温室一般,装饰华丽而美丽。
  1. 译文
  • 寒斋编简香:在寒冷的书房中,我整理着文献,书斋中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 温室纨绮翠:我的书房就像温室一样温暖,墙上挂着华丽的丝绸窗帘。
  1.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读书环境。诗人通过对书房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环境的热爱。诗中的“寒斋”和“温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暗示了环境的艰苦,后者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学术氛围。
  1. 诗句
  • 畴昔徇所好:过去我任性地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 外物巧相媚:外界的事物善于迎合我。
  • 晚惊生死变:晚年时,我惊恐于生与死的无常变化。
  • 洒尽阑干泪:我悲痛地流尽了泪水。
  1. 译文
  • 畴昔徇所好:过去我总是随心所欲地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
  • 外物巧相媚:外面的事物总是善于迎合我。
  • 晚惊生死变:到了晚年,我惊恐于生与死的无常变化。
  • 洒尽阑干泪:我悲痛地流尽了眼泪。
  1. 赏析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俗诱惑的无奈。诗中通过“畴昔徇所好”和“外物巧相媚”表达了诗人早年的任性与随波逐流,但到了晚年,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恐惧使他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1. 诗句
  • 誓求无上法:我发誓要寻求最高级的道理或真理。
  • 不问天所閟:不再询问命运是否注定如此。
  1. 译文
  • 誓求无上法:我决心追求最高级的道理或真理。
  • 不问天所閟:不再探究命运是否已定。
  1. 赏析
  • 此句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他决心摒弃一切外在的束缚,只专注于内心的探求。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的坚定与执着,也反映了他对于知识与真理的尊重和敬畏。
  1. 诗句
  • 休悲夜台客:请不要悲伤那些死于非命的人。
  • 万年供一睡:他们只能享受短暂的一生。
  1. 译文
  • 休悲夜台客:请不要为那些不幸离世的人感到悲伤。
  • 万年供一睡:他们只能享受短暂的一生,无法长久。
  1. 赏析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死亡的独特看法,他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引起过多的悲哀。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认识,以及对于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
  1. 诗句
  • 我亦老将死:我也将走向死亡。
  • 何苦逐昏醉:为什么还要沉迷于醉生梦死呢?
  1. 译文
  • 我亦老将死:我也即将走向死亡。
  • 何苦逐昏醉:为什么要追逐那些虚幻的快乐?
  1. 赏析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他认为自己也应该像那些终将死去的人一样,接受生命的终结。他批评那些追求虚幻快乐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不值得提倡。这种观点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真实态度,以及对于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1. 诗句
  • 归从浮图师:我决定追随佛教大师的教导。
  • 了此一大事:了结这生命中的重要事务。
  1. 译文
  • 归从浮图师:我决定追随佛教大师的教导。
  • 了此一大事:了结这生命中的重要事务。
  1. 赏析
  • 此句表明诗人在面对生命的终结时,选择了一条更为精神化的道路。他希望通过佛教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心灵,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再次韵》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知识和死亡的深刻反思和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