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晴边出,风微雨后凉。
凭栏幽鸟语,步屧草花香。
尘事何时了,浮生有底忙。
此身垂老大,不自决行藏。
【注释】
书舍遣兴二首:指作者在书房中写诗,抒写自己的闲情逸致。其二:第二首。
山好晴边出:山景秀丽,景色宜人。晴空下的山峰更显得秀美。
风微雨后凉:天气微凉,风雨过后更觉清新。
凭栏幽鸟语:凭倚栏杆,倾听着幽静的鸟鸣声。
步屧草花香:缓步行走,闻到了花草的香味。
尘事何时了:世俗的事情什么时候能了结呢?
浮生有底忙:人生为什么这样忙碌呢?
此身垂老大,不自决行藏: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决定自己的去向与行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意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一幅山色宜人的画卷,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山的景色。“山好晴边出,风微雨后凉。”这两句是写景。前句说“晴”,后句说“凉”,都是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来写的。“好”字是赞美之词,突出了山的优美,使人读之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同时,也暗示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第三、四句则进一步写山色宜人,并由此引出诗人的感受。“凭栏幽鸟语,步屧草花香。”这两句是写景兼抒情。“凭栏”“步屧”是行动,“幽鸟语”“草花香”则是听觉感受。“幽鸟语”写出了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草花香”则写出了花儿芳香四溢的香气。这些声音和香味,使诗人陶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则由写景转到写人,即抒发诗人的感情。“尘事何时了,浮生有底忙?”这两句是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思考。“尘事”指的是世间琐事;“浮生”指人生;“忙”字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有底忙”就是究竟为何而忙。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表达。“此身垂老大,不自决行藏。”这两句意思是说,由于年事已高,所以无法决定自己的去向和行止。诗人在这里用“垂老”、“不自决”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这种感慨和无奈,既包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表现得十分真挚,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