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二年半,故乡千里馀。
儿曹穿草屦,老子挂柴车。
世事杯中物,生涯箧里书。
一廛何日办,衰晚忆吾庐。
【注释】
久客:长期在外为官。
二句:离家已经两年半了。儿曹:指自己的子女,曹,辈份。
草屦(jū):用草编的鞋。
柴车:用木柴做燃料的车。
世事:人世间的一切事物。
一廛(chán):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等于五亩地。一廛,即五亩。
衰晚:年纪已老,这里指自己年事已高。忆:回想。庐:房屋,这里指家。
【译文】
我离开家乡已有两年之久半,离乡时千里之遥。
儿女们都穿上草做的鞋子,我则把柴车挂在家里。
人世间的事情就像酒杯中的浊酒一样,人生也像行囊里的书籍一样。
何时才能买到一块土地呢?等到年纪老了才想起我的家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其宦游不归的情况。诗中以“二句”领起,写他离家已经两年半了。这一句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总概括,也是全诗感情的基调所在。下面四句,则是对这一总括的具体描写,其中包含着诗人对家庭、亲人、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两句点明时间,交代了诗人因公长期离家的情状。从时间上看,此诗作于诗人任县令期间,而此时诗人已经远离家乡长达两年半的时间。“故乡”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千里馀”则表明诗人在外地的时间更长,可见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归家。
颔联“儿曹穿草屦,老子挂柴车”,是说家中孩子都穿草鞋,自己却拖着柴车。诗人用“儿曹”、“老子”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诗人在外地为官,无法回家陪伴家人,只能将他们留在身边。这种情感表达得十分含蓄,但读者仍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世事杯中物,生涯箧里书”,则是对前两联的进一步补充。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世俗事务比作酒杯中的浊酒,将人生比作行囊里的书。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对这两种事物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认为,世俗事务如同一杯浊酒,不值得留恋;而人生则如行囊里的书,需要认真去读。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重视。
尾联“一廛何日办,衰晚忆吾庐”,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慨和期望。在这里,“一廛”指的是土地,“衰晚”则是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增长,表达了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够买一块土地归家的心愿。这里的“忆吾庐”则是指怀念家乡的住所。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将自己的情感与家乡的居所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远离家乡、渴望回归的图景。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世俗事务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世俗和精神的双重关注,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