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天气渐清和,枝上红稀地上多。
惟有松筠四时好,风枝雨叶绿婆娑。

【注释】:

莫春:指初夏。

渐清和:渐觉清新温暖。

枝上红稀地上多:树上的红花稀疏,地面上却是繁花似锦。

惟有松筠四时好:唯有松树和竹节在四季都是好的。

风枝雨叶绿婆娑:风吹着树枝,雨打在树叶上,使树叶摇曳不定,好像在跳舞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共五百三十七个字。此诗以写松竹为主旨,赞美了它们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的美态,并以此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首句“莫春天气渐清和”写初夏时天已渐渐变得清和起来。这句中的“渐”字写出了天气由冷转暖的过程,表现了时间推移的渐进性。“清和”二字既写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感觉,又暗示了接下来描写的对象——松竹。

次句“枝上红稀地上多”则是具体写松竹的景色。这里的“红”指的是松枝上的红色花朵,“稀”表示花朵数量少。而“地上多”则是指地面上的叶子也很多。这两句通过对松竹的描写,展现了初夏时节大自然的美丽景象。

第三句“惟有松筠四时好”则是进一步强调了松竹的特质。这里的“松筠”指的是松树和竹节,是松竹的代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松竹这一主题的偏爱与赞赏之情。

最后一句“风枝雨叶绿婆娑”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婆娑”形容的是树叶摇曳不定的样子,给人一种动感与生命力的感觉。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时节松竹的美丽景象,赞美了它们四季常青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松竹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意味,即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其本色不变,这也是诗人所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