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石徒多,器宝匿幽僻。
产璞芙蓉坑,金声而玉德。
冈峦外钩联,地势中断隔。
曲坞八九家,路入羊豕迹。
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
北山上搀天,南山势蟠伏。
砚工二百指,日凿崔嵬腹。
篝灯砺斧斤,深入逾百尺。
我行冒风雨,周览不知夕。
夜宿茅茨下,青灯照岑寂。
酒阑呼匠氏,访之语纤悉。
冰蚕吐银丝,鲛人织雾縠。
巧手琢磨之,价直黄金镒。
断岩半倾攲,旧穴久湮塞。
旁求得他材,饮水不受墨。
坚滑已支庶,粗燥乃臧获。
信知天壤间,尤物神所惜。
罕见固为贵,有亦未易识。
珉玉混一区,语尽三叹息。
摩挲苍藓崖,此言可镌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砚山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砚石的热爱和欣赏。

“他山石徒多,器宝匿幽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砚石的珍视和欣赏。他认为,即使是普通的石头,也蕴藏着无尽的价值和魅力。

“产璞芙蓉坑,金声而玉德。”这句话描述了砚山的地理位置,以及这里的砚石的特点。芙蓉坑是砚石的主要产地,这里的砚石有着金色的光泽和玉般的质地。

“冈峦外钩联,地势中断隔。”这句话描绘了砚石周围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给砚石带来的独特之美。

“曲坞八九家,路入羊豕迹。”这句话描写了砚山附近的村落和道路,以及这些地方与砚石之间的联系。

“涧水抱石根,石骨多绀碧。”这句话描述了砚山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以及这些景色给诗人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北山上搀天,南山势蟠伏。”这句话描绘了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给诗人带来的思考和感慨。

“砚工二百指,日凿崔嵬腹。”这句话描述了砚工们的工作状态和技艺水平,以及他们为砚山做出的贡献。

“篝灯砺斧斤,深入逾百尺。”这句话描写了砚工们的工作过程和他们的决心和毅力。

“我行冒风雨,周览不知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砚山的感情和态度,以及他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砚山的描述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