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月雨新歇,风日亦已和。
佳木颇秀整,好鸟仍啸歌。
今我苦不乐,如此春意何。
喧寂有异境,穷达元同科。
此道贵坚壁,外物将倒戈。
有慨怀古人,执柯能伐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日书怀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馀月雨新歇,风日亦已和。
佳木颇秀整,好鸟仍啸歌。
今我苦不乐,如此春意何。
喧寂有异境,穷达元同科。
此道贵坚壁,外物将倒戈。
有慨怀古人,执柯能伐柯。

【注释】

  1. 馀月:余下的月亮。雨新歇:雨水刚刚停歇。
  2. 风日:指天气。和:温暖、宜人,这里指天气晴朗。
  3. 好木:好的树木。秀整:挺拔整齐。
  4. 啸歌:鸣叫歌唱。
  5. 苦不乐:心里不愉快。
  6. 此:指前两句中的“馀月”和“风日”。道:这里指人生的道路。
  7. 异境:不同的境界。
  8. 元:本来,原来。同科:同类,同一等级。
  9. 外物:外界的事物。倒戈:掉转矛头攻击自己。
  10. 有慨怀古人:有所感慨地怀念古代的人。
  11. 执柯:持斧子的意思。柯:斧柄。伐柯:砍伐斧子的木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抒发作者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借此抒发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首联“馀月雨新歇,风日亦已和”,写诗人在春日里的所见所感。馀月,即过了一夜的月亮;雨歇,指雨停了。风日也和暖起来了,这反映了春天的气候特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佳木颇秀整,好鸟仍啸歌”,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佳木,是指美丽的树木。好鸟仍然在树林中鸣唱。这里的“秀整”和“啸歌”都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好。

尽管春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但诗人的内心却并不快乐。他感到不快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等等。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今我苦不乐,如此春意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现在我感到痛苦和不快乐,这种春天的气息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苦不乐”和“如春意何”都是对生活困境的感叹。

诗人转向反思人生的道路。他提出人生的境遇就像外物一样,有时候可能会倒戈相向。这是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担忧。

尾联“有慨怀古人,执柯能伐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执柯”的典故,意思是拿着斧子去砍树;另一个是“古人”的典故,指的是古代的人们。这两个典故都在暗示诗人想要效仿古人的智慧和勇气,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