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有数椽,读书乐未央。
稻粱自为谋,风散鸿雁行。
叔氏从我来,季子天一方。
人生手足爱,念之搅中肠。
谁不思息肩,我岂乐异乡。
何时一青灯,夜雨同对床。
诗句释义与分析:
- 竹间有数椽 - 描述了一个安静的竹林环境,其中几间简陋而舒适的屋子。
- 注释:“竹”通常代表自然和清新,“间”表示这些屋子位于竹林之中。
- 关键词:“数椽”暗示了屋子不多但足够供人居住。
- 读书乐未央 - 表达了在读书时感受到的快乐,这种乐趣无穷无尽。
- 注释:“未央”意味着没有尽头,强调了学习过程的乐趣与满足感。
- 关键词:“读书”指的是阅读书籍或文献,是知识获取的重要方式。
- 稻粱自为谋 - 描述了食物的供应问题,稻米和粱米是基本的食物需求。
- 注释:“稻粱”是中国古代对粮食的基本称呼,这里指代日常的饮食。
- 关键词:“自为谋”表明这些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 风散鸿雁行 - 形容风吹散了大雁的队形,暗喻世事变化无常。
- 注释:“鸿雁”是一种鸟类,常被用来比喻远方的亲人。
- 关键词:“风散”意味着自然的变迁,如大雁的飞翔方向可能受到风的影响发生改变。
- 叔氏从我来 - 提到有一位叔叔跟随而来,可能是家庭团聚的场景。
- 注释:“叔氏”是对叔叔的尊称,表明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来”表示某人的到来。
- 季子天一方 - 描述了一位名叫季子的远行者,他独自前往远方。
- 注释:“季子”是对某人的尊称,可能是指一个远方的朋友或亲戚。
- 关键词:“天一方”意味着远行至天涯海角,表达了距离感和孤独感。
- 人生手足爱 - 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家人间的亲密关系。
- 注释:“手足”通常用来形容兄弟姐妹之间的紧密关系。
- 关键词:“爱”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依恋。
- 念之搅中肠 - 思念之情深深困扰着诗人的心。
- 注释:“念之”即思念之意,“搅中肠”形象地描述了内心的纠结和不安。
- 关键词:“中肠”通常指内心,强调了情感的深度。
- 谁不思息肩 - 询问是否有人不在异乡,渴望回家休息。
- 注释:“息肩”意为卸下重担,休息片刻。
- 关键词:“谁不”表达了普遍性的问题,询问是否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 我岂乐异乡 - 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不愿离开的情感。
- 注释:“岂”用于加强语气,表达坚决的态度。
- 关键词:“异乡”指非家乡的地方,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 何时一青灯 - 期待回到熟悉的生活状态,享受简单的夜晚。
- 注释:“青灯”指油灯发出的青光,象征夜晚的宁静。
- 关键词:“何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夜雨同对床 - 想象与家人共同度过雨夜的情景,营造温馨的氛围。
- 注释:“夜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增添了一丝凄凉之美。
- 关键词:“对床”意味着并肩而睡,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对竹林、稻田、大雁等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家庭成员的团聚和离别,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