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日遵诏条,行春劝耕事。
拥旆有传呼,据鞍小驰骛。
儿童竞聚观,父老欢来诣。
松径度坡陀,莲宫得清閟。
此行非遨游,所职在抚字。
示之浅易语,谕以丁宁意。
扶杖既言归,解衣聊少憩。
山中无俗情,物外有幽趣。
僧闲众所羡,农困吾甚愧。
不敢饱登临,肩舆下山去。

【译文】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时,我就按照诏令规定,去劝农。

春天到了,我到田间劝耕劝种。

我挥舞着旗帜,传令开道,骑在马上驰骋。

儿童们竞相围观,老人欢欣而来。

走过的山径弯弯曲曲,经过莲院幽静的地方。

这次出行不是为了游玩观光,而是来抚恤百姓。

对百姓进行浅显易懂的解释,讲明要谨慎的意思。

扶着拐杖,表示告退,解开衣服稍稍休息。

这里没有世俗的烦心事,物外有幽雅的乐趣。

和尚清闲,是众僧所羡慕的;农民困苦,是我自感惭愧的。

不敢贪心地登高远望,只好乘肩舆下山去了。

【注释】

①练日:指春日。练,通炼。

②遵诏(zòu)条:遵循诏令。

③行春:春季里劝农耕田、劝民耕种的风俗,也指春季里劝农的官吏。

④拥麾(huī):举军旗。麾,古代的一种大旗。

⑤据鞍:骑马。据,把。

⑥驰骛(wù):奔走。

⑦聚观:围观。

⑧清閟(bì):清静幽深。

⑨遨游:游玩。

⑩抚字:安抚百姓。语本《书·五子之歌》:“发号施政,罔差有辞。”孔安国传:“教以孝悌忠信为正术,而长养之。”后因以“抚字”为称誉君主或父母对子女的教养之词。

⑩示之:给以。

①谕(yù)以:告诉(他)。丁宁:叮嘱、嘱咐。

⑩扶杖:拄手杖。

12解衣:脱下衣襟。聊:姑且。憩:休息。

13山中:指山寺。

14物外:超然物外。即出世之外,不在尘世之中。

15僧闲:和尚空闲无事。

16农困:农民困苦。

赏析:

此诗首联“练日遵诏条,行春劝耕事”,点明劝农的时间和内容:清晨天刚亮就出来劝农。第二联“拥旆有传呼,据鞍小驰骛”,写自己骑马传令开路,驰骋于阡陌之间。三联“儿童竞聚观,父老欢来诣”,描写了儿童们竞相围观,老人欢欣前来的情景。四联“松径度坡陀,莲宫得清閟”,写出了自己沿着盘折的山间小路,经过莲花盛开的寺院,到达山中清幽之处。五联“此行非遨游,所职在抚字”,表达了自己此行不是来游玩观光的,而是要来抚恤百姓。六联“示之浅易语,谕以丁宁意”,用浅显易懂的话来告诉百姓,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向百姓讲明道理。七联“扶杖既言归,解衣聊少憩”,表明了自己已经说完了话,就要回去了。八联“山中无俗情,物外有幽趣”,说明在山中没有世俗的纷扰,在物外却有幽雅的情趣。最后两句“僧闲众所羡,农困吾甚愧”,表达了自己虽然闲散,但众人都羡慕;虽然自己很穷苦,但是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不能像农民那样劳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