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萧萧木叶黄,胡儿马健弓力强。
铁衣万骑向北去,仰看鸿雁皆南翔。
身在边头家万里,呜咽悲笳壮心死。
功成归取汉爵侯,战败没为边地鬼。
团团霜月悬中天,闺中少妇私自怜。
捐躯许国丈夫事,莫恨不如霜月圆。

注释:

关山月:指边塞的明月。

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青山。

萧萧:形容树叶凋零貌。

木叶黄:指秋色。

胡儿:古代北方民族的泛称。

健弓力强:形容马好,箭法准。

铁衣:铠甲。

北去:向北进发。

鸿雁:指大雁。

身在边头:指身在边疆。

家万里:指家乡远隔千里之外。

呜咽悲笳:形容战地凄厉的哀鸣声。

壮心死:意气消沉。

汉爵侯:汉代的侯爵。

霜月圆:比喻团圆美满。

闺中少妇:闺中的少妇。

捐躯许国丈夫事:表示愿为国捐躯的英雄豪情。

莫恨:不怨恨。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征人思乡和对战争结果的期盼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于战争结果的期待。

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景象。阴山之巅,秋风瑟瑟,树叶凋零,一片黄黄。而那里的战士们却骑着骏马,手执弓箭,准备出征。他们的武艺高强,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展现出一种豪迈的精神风貌。

三、四句则转入对征人们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他们身披重甲,奔赴战场,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然而,当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鸿雁时,他们却心生感慨:自己远离家乡万里之外,而家人仍在闺房之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思念之情,既有悲伤又有无奈,既有哀怨又有壮怀,构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五、六句则是对战事结果的期待。他们希望战争能够取得胜利,为国家争取荣誉。即使战败被俘,他们也甘愿化为边地的鬼魅,以死报国。这种生死无悔的精神,令人动容。

最后两句则是对于征人内心世界的进一步描绘。他们虽然身处战场,但并未丧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他们愿意为国家做出牺牲,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边塞战士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他们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国家的忠诚;既有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战争结果的期待。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状态,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