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色交檐暗,苔痕拥舍深。
群麇无定响,断雁有孤音。
恋阙穿双眼,忧时折寸心。
中原既传檄,乃更有陈琳。
【注释】
竹色交檐暗:竹影斑驳映衬着屋檐。
苔痕拥舍深:屋旁长满青苔,使院落显得更幽静。
群麇无定响(qǐn):比喻群鹿没有固定的声音。
断雁有孤音:比喻失群的飞雁发出孤单的鸣叫。
恋阙穿双眼:指诗人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
忧时折寸心:忧国忧民的心情使诗人心情沉重。
中原既传檄(xí),乃更有陈琳:中原已传来征召令,又有一位陈琳来助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为避乱入川而作。当时作者身处蜀地,远离故乡,身不由己,心情十分郁闷。
首联起兴,描写了成都郊外的景色:竹林茂密,掩映着屋檐;屋檐下,长满了青苔,使得庭院更加幽静。
颔联写景中含比兴手法,“群麋”喻指战乱中的民众流离失所,“断雁”比喻自己因战乱而四处奔波、无法安定。
颈联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和思念,表达了他为国家担忧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