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
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
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
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三
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
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
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
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注释:
- 稷契: 古代贤臣,此处指周公旦和太公望(姜子牙)。
- 伊周: 指周公旦和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尼),是儒家尊称的两位贤者。
- 功名事业: 指成就大业,建立不朽功绩。
- 眼惊希世杰: 指看到杰出的人物时感到震撼,希世杰出。
- 心喜太平时: 内心因太平盛世而喜悦。
- 不老池边凤: 凤凰象征着高贵和长寿,不老池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长生印上龟: 印上代表地位象征的乌龟图腾,意味着长久的寿命。
- 旂常书不尽: 旗帜上的文字永不结束,比喻恩德浩荡,传颂不绝。
- 太庙有宗彝: 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宗彝为古代祭祀所用礼器,此处指国家的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伟人和盛世的向往与赞美之情。通过对比和描绘,作者强调了在古代贤者的领导下,国家可以繁荣昌盛。诗中的“不老池边凤”与“长生印上龟”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意,还反映了古人对于长寿和永恒价值的崇拜。此外,“旂常书不尽”和“太庙有宗彝”两句更是展现了古代对于道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这种传承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古人理想生活的赞歌,也是对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