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孤山寺,光明大士龛。
佛香时缥缈,茶味亦清甘。
竹挺森千百,僧房并两三。
全无兵火气,不似在淮南。
【题解】此诗当作于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居黄州期间。孤山寺在湖北鄂州(今武昌)西门外,建于唐代。大士龛,指供奉观音的大士像。缥缈,形容香烟升腾的样子。清甘,清香而甘美,这里用来形容茶味。
【注释】窈窕:幽深美好。淮南:即淮南节度使府,在安徽寿县。这首诗是作者在黄州时所作。
【赏析】
《题孤山寺》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人把寺庙、僧人、茶香、竹景、兵火等融为一体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与世无争的淡泊之志和对佛门清净之地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窈窕孤山寺”,描绘了孤山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孤山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佛教圣地之一。孤山寺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第二句“光明大士龛”,描述了孤山寺中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它象征着慈悲和智慧。第三句“佛香时缥缈”,表达了诗人闻到的香味,这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香烟缭绕,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第四句“茶味亦清甘”,则是指寺院中供品的茶叶,这里的茶味清新甜美,让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句“竹挺森千百,僧房并两三”,则描绘了寺院中的竹林和僧房,这些建筑都是古朴而典雅的,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最后一句“全无兵火气,不似在淮南”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里的环境与淮南地区的战乱不同,给人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山寺的环境、建筑和供品,以及诗人的个人感受,表现了他对于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