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正呼急,程君来告辞。
自怜吾老矣,敢问子何之。
起柁指行在,求官鸣有司。
归来定何日,秋事以为期。

【注释】

杜宇:杜鹃鸟。

急:急促。

谢君:感谢你。

自怜:自爱,自感。

吾老矣:我已老了。

敢问:冒昧地请问。

子何之:去哪里?

柁:舵。

行在:朝廷所在的地方。

求官:请求官职。

鸣:告禀、启奏。

有司:主管官员。

归:归来。

期:期许,希望。

【赏析】

此诗是杜甫赠程元鼎的第二首。程元鼎为成都县尉,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冬,因“请急”而辞官归家。杜甫写此诗赠程元鼎,并作《后出塞五首》相送。

首联:“程君来告辞,杜宇正呼急。”起句写程元鼎辞官归家的情状。“程君来告辞”,点明诗人赠别的目的;“杜宇正呼急”,用“杜宇”喻指程元鼎,既表明诗人对程元的亲切称呼,同时暗含了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的时代背景。

颔联:“自怜吾老矣,敢问子何之?”诗人以“自怜”表达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感慨,同时委婉地劝勉程元鼎不要急于离开朝廷,要为国家尽忠竭力。“自怜”二句,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也透露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忧虑。

颈联:“起柁指行在,求官鸣有司。”诗人以“起柁”比喻程元鼎辞官归家的举动,“指行在”则暗含着对朝廷的眷恋之情。“求官”与“鸣有司”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表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局的动荡不安。

尾联:“归来定何日,秋事以为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程元鼎归乡时间的期望和祝愿。“归来定何日”表达了诗人对程元的关心和牵挂;“秋事以为期”则暗含着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希望。全诗通过对程元鼎辞官归家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