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索米向长安,疏影寒香得细看。
檄羽风生常事急,举头霜满致身难。
五湖莫办鸱夷计,四壁谁怜范叔寒。
今代淮西宜籴谷,悬知一见定交欢。

【注释】

①黄叔向(1048—1116):字元明,号东山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官太常丞,后辞官归隐,自号东山居士,著有《东山集》。永嘉(今浙江温州):古县名。

②传闻:听说。长安:指北宋都城开封。

③疏影寒香:形容梅花的枝干疏落而香气清冽。

④檄羽风生:比喻朝廷用兵紧急时,军令如风般迅速传达。檄羽,指急报文书;檄,古代用以征召、调遣军队的命令。

⑤鸱夷:即鸱(chī)鵞,俗称鹞鹰,这里代指范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弃官而去,泛舟五湖(今浙江湖州市),终年不知所踪。

⑥四壁:四面墙壁,形容处境贫寒。

⑦淮西:宋时指淮南西路,治所在寿州(今安徽寿县)。

⑧籴谷:买粮食储存起来备用。

⑨交欢:交结为好。

【赏析】

此诗作于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当时诗人黄叔向已归家隐居,所以这是一首赠别之作。

首联写友人归去的情景。“传闻”二句写友人从京师归来,一路风尘仆仆。“索米”是说京师物价高昂,生活艰难,连买点粮食都很困难。“向长安”,表明友人是从京城来的。“疏影寒香”,说明友人归途上气候寒冷,梅花盛开,但友人无心欣赏,而是急于回家。

颔联写友人到家后的处境。“檄羽风生”是说朝廷用兵紧急,急报文书像暴风一样传遍各地。“举头霜满致身难”,“举头”指抬头看看天象,“霜满”是指天降寒霜,这两句是说,朝廷用兵紧急时,军令如风般迅速传达,而自己却因年迈多病而难以应命出力,进退两难。

颈联是说友人归隐后仍关心国家大事,并希望朝廷早日平定叛乱。“五湖莫办鸱夷计”是说隐居在五湖之中的人,也做不出范蠡那样功成身退的远大打算。“四壁谁怜范叔寒”则是说隐居在四面墙中的人们,谁能同情范蠡的遭遇呢?“范叔”指范蠡。“范叔寒”就是范蠡在隐居期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忧心忡忡的样子。“四壁”指的是隐居者居住的环境非常狭小,没有一点东西可以拿来与朋友共享。这两句是说,现在隐居者四面墙中的生活是多么艰苦,他们哪里还有心情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呢?

尾联是说朝廷应该及早结束战争,安定天下。“今代”指宋朝当时的社会现实。“宜籴谷”即应当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悬知一见定交欢”是说只要朝廷及时采取措施,安定天下,那么君臣之间一定会重新恢复旧日的和睦关系。“见”通“现”。这两句是说,现在朝廷应当尽快结束动乱的战争,安定天下,这样君臣之间一定会重修旧好,再次和好。

全诗通过描写友人归家后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国家效力的遗憾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